BROWSE ALL FROM THIS PHOTOGRAPHER HERE
↓
2020年5月17日
在过去数周里,突然涌现出一批保守派建筑评论家,公然抨击当代建筑。他们声称,建筑需要“重建”,否则将会被“爆破”。他们甚至指出,建筑就像是在呼吸机上进行着最后一次呼吸,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他们批判的点在于,当代建筑对其使用者、场地条件、历史脉络已然(抑或是一贯如此?)迟钝麻木。这类观点颇为落后。每隔几年,当代建筑便会遭受如此这般正面攻击,只是这次的口诛笔伐更为浅薄与错误罢了。当我审视全球建筑界发现,无视那些明显的展陈式建筑,我们事实上正处在一个极其健康乐观的状态之下。逃离昔日教条,我们重新聚焦于环境与社会事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建构和品质。而那些不绝于耳的评论声似乎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幸的是,尽管针对这些批评也相应产生不少驳斥意见,他们表面上是在力挺当代建筑与实验性建筑,实际上却辩论得相当糟糕拙劣。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39511/jian-zhu-xu-yao-de-bu-shi-zhong-jian-er-shi-you-si-xiang-de-pi-pan Matthew Johnson
2019年2月02日
© Danica O. Kus
为了纪念著名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的诞辰(1907年12月15日),斯洛文尼亚摄影师丹尼卡·库斯 (Danica Kus)出版了一系列黑白照片,着重表现尼迈耶现存的建筑作品。这位在2012年以104岁高龄去世的建筑师,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
库斯 的摄影注重表现尼迈耶设计中典型的双曲线,同时也突出了其直线元素的几何的协调性。在他去世前Archdaily的一篇专访中 ,尼迈耶先生 是如此描述他个人定义的建筑的:“在我看来,建筑是创造,我就是在这样的视角下做设计的,永远追寻美而有表现力、与众不同且充满惊喜的解决方案。”这一系列照片包含着那些尼迈耶早期设计和横贯他职业生涯的微妙之处。
https://www.archdaily.cn/cn/910356/she-ying-jing-tou-ji-nian-ao-si-qia-star-ni-mai-ye-ji-qi-jie-zuo Lindsay Duddy
2018年7月01日
© Danica O. Kus
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的故事似乎永远不会完结。
这个被前纳粹政府弃用的机场位于柏林最时髦街区之一 Kreuzberg 的南面,从市中心骑车只需十五分钟就能到达,整个建筑群包括航站楼、飞机库和起落跑道占地近1,000公亩,在日益扩大的德国首都柏林,无疑是城中最黄金的地块。如果是在其他任何一个大都市,这块地早就被发展商买下来了,但在柏林,通过创新的适应性改造思路,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免遭传统拆迁发展的命运。
+ 19
https://www.archdaily.cn/cn/895538/bo-lin-teng-po-er-huo-fu-ji-chang-tong-guo-gua-ying-xing-gai-zao-nie-pan-zhong-sheng Ella Comberg
2018年6月23日
The Winery at VIK. Image © Cristobal Palma / Estudio Palma
建筑师 Smiljan Radić (出生于1965年6月 21日)是当今智利建筑师中的杰出代表。他由于设计了2014年的蛇形画廊而被大家所熟悉。通过独特的生成形式,材料运用,与自然环境设置,他所创建的小型到中型的项目,总是能调动观众的感官,感受到脆弱性的概念。
+ 8
https://www.archdaily.cn/cn/788884/ju-jiao-smiljan-radic Marie Chatel
2017年5月27日
© Flickr user tseedmund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一个项目真正实施施工是需要资金节约和很多妥协的。建筑师需要奉承妥善沟通以满足开发商,承包商,客户,有时候甚至是政府的需求。由此产生的让步和不让人满意的结果总会让建筑师无可奈何,原先的建筑设计伤痕累累。虽然这些建筑师总是尽其所能纠正问题,有些争议甚至激烈到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放弃自己设计的项目。如下是六个最值得一看的案例: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872141/gen-wo-mei-guan-xi-liu-ge-bei-zhu-ming-jian-zhu-shi-liu-qin-bu-ren-de-xiang-mu Thomas Musca
2017年1月22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03806/hardenvoort-qing-shao-nian-yu-er-tong-xiao-yuan-buro-ii-and-archi-plus-i Valentina Villa
2016年11月09日
© Danica O. Kus
著名建筑摄影师Danica O. Kus 日前与我们分享了由BIG建筑事务所设计的VIA 57 West 大楼新照片。该大楼于今年的早些时候开放,这栋“庭院式摩天大楼”已经获得了好几个奖项,包括在上周获得的2016国际高层建筑奖 。这组由Danica O. Kus拍摄的新照片带我们走进了这栋32层楼的公共和私人空间,包括大厅,休息室,游泳池和各个住宅单元。
浏览下文,查看全套图片。
+ 21
https://www.archdaily.cn/cn/799018/via-57-west-da-lou-shi-nei-tu-pian-xin-shang Patrick Lynch
2016年8月24日
© Danica O. Kus
在 2016 威尼斯双年展 上, 彼得·祖默托 为洛杉矶艺术博物馆 (LACMA) 设计的作品参与展出。在这座军械库建筑中,一个以焦油坑为灵感的建筑漂浮在由Christina Kim设计的弯曲的纺织艺术品展中。Walter De Maria 所作的音乐– 1968年的“海洋之歌”-为装置提供了富有韵律的背景音乐。
向下继续查看展览更多内容,图片来自摄影师 Danica O. Kus 。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793943/zu-mo-tuo-zai-2016wei-ni-si-shuang-nian-zhan-shang-wei-lacmade-she-ji-xuan-fu-zai-fang-zhi-pin-de-cai-hong-zhong Patrick Lynch
2015年12月13日
© Danica O. Kus
于2015年1月开业的巴黎爱乐大厅由让·努维尔(Jean Nouvel )设计,尽管他后来离开了这个项目。该音乐厅能够容纳2400个座位,其宗旨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模式,”据巴黎爱乐网站介绍。它打破了普通音乐厅的理念,创造了一个更加私密的空间 - “从乐队指挥到最远的观众之间的距离只有32米(相比普莱耶尔音乐厅的48米距离更近)”,设计师与多位声学专家合作,“开发出了一个大胆的悬臂式看台,设计与环境结合在一起,感觉既亲密又宽敞。”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Danica O. Kus .拍摄的巴黎爱乐大厅。
+ 15
https://www.archdaily.cn/cn/778747/hua-ce-danica-o-kus-jing-tou-xia-de-ba-li-ai-le-da-ting Luca Am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