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Daily
可持续性建筑
可持续性建筑: 最新资讯 •••
2023年8月05日
视频
Courtesy of Atrium Ljungberg | White Arkitekter
住宅房产管理公司Atrium Ljungberg 刚刚推出了斯德哥尔摩 木城(Stockholm Wood City)——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城市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将于 2025 年开始动工,首批建筑于 2027 年竣工,是瑞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占地 250,000 平方米。该项目为房地产市场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建筑结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40%。此外,斯德哥尔摩 木城将成为可持续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转折点。这个创新社区位于斯德哥尔摩 南部的 Sickla地区,将额外提供 2,000 栋房屋和 7,000 个商业空间。 通过整合工作场所、住宅、社区、餐饮场所和零售空间,它旨在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城市环境。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3095/shi-jie-zui-da-zhong-xing-mu-jie-gou-cheng-shi-kai-fa-xiang-mu-si-de-ge-er-mo-mu-cheng-jiang-yu-2025-nian-dong-gong Nour Fakharany
2023年7月22日
Fale Marker House / RTA Studio. Image © Jackie Meiring
城市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不断上涨的租金和“不那么小”的公寓是城市环境的特征,而人们始终保持着对“更大、更快、更多”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增长,建筑物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来,城市生活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了关于使用者意图驱动行为的问题。回归慢生活方式的一种方式是回归慢建筑。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996149/man-jian-zhu-21-shi-ji-de-yi-tu-she-ji Ankitha Gattupalli
2023年7月12日
© Michael Sima
本篇文章最初发表 于 CommonEdge 。
今年是勒·柯布西耶的划时代著作《走向新建筑》( Vers Une Architecture )第一版的百年纪念。尽管 2007 年出现了新的英文译本并广受好评,但大多数其他执业建筑师还是阅读了 1928 年出版的第一个英文版,名为《Towards a NewArchitecture》。比较这三个版本很有启发性,尤其是在一个关键方面:在标题中插入“新”一词。然而这本书并不是真正关于新建筑的,因为它很少展示国际风格 的建筑。相反,它在很多方面都是一种巧妙地批判,旨在说服欧洲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放弃大战前的各种建筑,重新开始。事实证明,这本书非常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3488/yuan-chi-jiu-jian-zhu-le-star-ke-bu-xi-ye-de-zhen-zheng-han-yi Mark Alan Hewitt
2023年6月14日
Dubai Reefs. Image Courtesy of URB
城市开发规划管理公司URB 公布了 "迪拜珊瑚礁"计划——一个旨在恢复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促进生态旅游 的漂浮生活实验室。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在城市的绿色经济中创造3万多个就业机会。迪拜 珊瑚礁包括一个致力于海洋研究、再生和生态旅游 的可持续浮动社区,包括住宅、酒店、零售、教育和研究设施。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2090/urb-gong-bu-liao-zai-di-bai-de-quan-qiu-zui-da-hai-yang-xiu-fu-xiang-mu Nour Fakharany
2023年6月03日
Xiangshan Campus, Hangzhou / Wang Shu. Image © Iwan Baan
我第一次去中国 是在 2002 年,也就是国际奥委会将 2008 年夏季奥运会授予北京一年后。最初的旅行是探索自然、美食、古老的寺庙、考古遗址,以及总的来说,体验中国 的生活方式,主要并不是在中国大城市。我一个西方游客,在纯粹好奇心驱使下,来到一个东方国家寻找旧世界、异国情调,希望瞥见一个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即将发生不可避免的彻底转变。当时,中国 没有现代建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当代建筑。只有少数独立建筑师几乎完全在雷达下进行的潜在新建筑语言开发的有前景的最初迹象。
+ 19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1653/lun-san-wei-zhong-guo-xian-feng-jian-zhu-shi-wang-shu-zhang-yong-he-liu-jia-kun-de-zuo-pin Vladimir Belogolovsky
2023年5月16日
Courtesy of 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
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 刚刚从一项邀请赛中脱颖而出,为维也纳的天际线增添了两座多功能塔楼。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项目“Viertel Zwei”已经在维也纳第二区利奥波德城进行了一段时间,该项目由两座具有不同建筑语言与不同目的的高层建筑组成,共同提供了一个融入背景的多元化城市形象。
+ 6
https://www.archdaily.cn/cn/997442/mario-cucinella-architectsying-zhong-su-wei-ye-na-tian-ji-xian-jing-sai Nour Fakharany
2023年5月08日
Courtesy of Practis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选择了来自纽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实践工作室,即 PAU Studio 来设计该国最新的空中交通管制塔。贝聿铭于上世纪中期设计的标志性塔楼将被 PAU 适应性强且高度可持续的原型所取代,结合了二十一世纪的形式和功能,以提供一个独特的建筑解决方案。新塔之于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 (Pete Buttigieg) 到 2050 年实现美国航空业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至关重要。更新后的空中交通管制塔原型体现了航空技术、安全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 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0461/niu-yue-gong-zuo-shi-pau-studio-huo-xuan-zui-xin-kong-zhong-jiao-tong-guan-zhi-ta-she-ji-jiang-qu-dai-bei-yu-ming-shang-shi-ji-zhong-qi-de-zuo-pin Nour Fakharany
2023年4月20日
Terra Building, Villa Devoto, Buenos Aires, Argentina . Image Courtesy of - Roberto Scaia arquitecto & asoc.
近年来,许多城市居民投向集合式住宅的怀抱。集合住宅通常指独栋建筑物或一组包括单独隐私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建筑。其主要的功能为居住,常坐落在城市腹地,使居住者充分享受到广泛的便利设施。在当今经济态势下,许多人青睐住在集合式住宅,在那里既有被妥善维护的公共设施,又有私人空间。
本周的最佳未建成建筑 精选系列重点介绍了 ArchDaily 社区提供 的最具远见的集合住宅方案。从探索隐私边界的苏黎世的住房建筑群、坐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的花园城市”的预售楼盘,到雅典郊区的住宅,这些即将建成项目的概述为我们展示了建筑师如何从传统住宅建筑向前迈进,探索社区、共享、共建的边界。
+ 40
https://www.archdaily.cn/cn/999599/ben-zhou-wei-jian-cheng-nuo-wei-chui-zhi-dui-die-zhu-zhai-yu-xi-la-jiao-qu-zhu-zhai-deng-8-ge-ju-zhu-xiang-mu Nour Fakharany
2023年4月20日
Urban Farming Office / VTN Architects. Image © Hiroyuki Oki
城市是自然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相互交织的复杂生态系统。环境的退化引起了人们对人工与自然系统之间非共生关系的关注。一种重视相互依存和环境管理的新经济正在兴起。为循环经济进行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类栖息地,不是作为城镇或城市,而是作为生物区域(bioregions)。
+ 1
https://www.archdaily.cn/cn/999658/xun-huan-jing-ji-sheng-wu-qu-yu-she-ji Ankitha Gattupalli
2023年4月15日
夜景鸟瞰,图片由 OPEN 提供
2022 年底,OPEN 中标宜昌大剧院项目。大剧院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长江 与其支流黄柏河交汇处的平湖半岛岛头,与三峡游轮母港隔河相望,总建筑面积约 7 万平方米。建筑功能包括 1600 座大剧场、1200 座音乐厅、400 座黑匣子小剧场,以及屋顶剧场和水上剧场两个室外剧场。除表演空间外,建筑还将容纳教育、活动、排练、展览、咖啡、餐厅、观景等复合功能,这使得大剧院能够成为一个全天候开放的、活跃的公共文化场所。
+ 8
https://www.archdaily.cn/cn/999493/open-gong-bu-yi-chang-da-ju-yuan-zhong-biao-shen-hua-fang-an-yi-jian-zao-lai-xiu-fu-bei-po-pi-de-chang-di Nour Fakharany
2023年3月30日
© Alison Brooks
木材是天然可再生材料,容易制造,且其碳排放量低。然而,将木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当沿着其纹理施加足够的方向力时,所得的锯材从结构上来说是不稳定的,因此建筑界认为其不适合在负载较高的情况下使用。相比之下,交叉层压木材(CLT)在制造过程中就将多层木材以直角简单地粘在一起了,使得结构有了一定的稳定性。CLT横跨木材纹理,沿着两个轴线提高了结构强度。CLT木板本来就至少有三层,但建筑工程师还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层数来进一步加强。简单来说,由于垂直层压所产生的复杂物理作用,CLT板的强度与钢筋混凝土相似,并且其在地震作用力下的性能也得到了证实。
那么,相对于普通木材,交叉层压木有哪些新的特征呢?木材存在的时间足够长了,我们将它用作建筑材料也有好几个世纪了。这也难道不是第一次有人意识到木材用的越久,稳定性越强吗?确实如此......正如你所预想的那样,交错层压木材在建筑界的普及率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关注而变化,但两者的发展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
+ 59
https://www.archdaily.cn/cn/997451/jiao-cha-ceng-ya-mu-jian-zhu-de-fei-su-jue-qi-50ge-cai-yong-gong-cheng-mu-jie-gou-de-gong-cheng James Wormald
2023年2月22日
Rohingya Cultural Memory Centre / Rizvi Hassan. Image © Rizvi Hassan
建筑一直被批判为属于精英主义的恣心纵欲。大多数建筑项目都是由富人资助的,并被视为美化周围环境的一种方式。然而,建筑 是两面性的事物,其功能和美学相互平衡。有能力寻求根本性解决方法的建筑师们,同时也发现自己处在解决复杂问题的前沿。东南亚的处境为各种社会问题带来了严苛的挑战,为建筑师们提供了以人道主义设计来拯救世界的机会。
https://www.archdaily.cn/cn/996228/zheng-jiu-dong-nan-ya-5-ge-ben-tu-jian-zhu-shi-de-she-hui-xiang-mu Ankitha Gattupalli
2023年1月30日
Amsterdam, Netherlands. Image © Created by @overview Source imagery: @maxartechnologies
每年十月的第一个周一是世界建筑日 和世界人居日 。这两个节日同时庆祝,每届都有不同的主题,旨在阐明建筑环境及其挑战。今年,通过世界建筑日,国际建筑师协会(UIA) 将主题重点放在“为幸福而建筑”上,以配合 UIA 将 2022 年指定为建筑和城市健康设计年。同时,联合国的世界人居日的主题是“关注差距,不让一人一地掉队”,着眼于城市和人类住区因三重“C”危机(COVID-19 、气候和冲突)而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和其他挑战。
世界建筑日 和世界人居日推出了“城市十月” ,即采用 31 天来促进更好的城市未来,并推动了关于城市可持续性的讨论。在每年的对话中,ArchDaily 都会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宣传解决这一天主要目标的内容,提高人们的认识,提出解决方案,让国际社会参与进来,并“让每一个创造建筑的人有能力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
+ 25
https://www.archdaily.cn/cn/991280/2022nian-shi-jie-jian-zhu-ri-wei-xing-fu-er-jian-zhu-cu-jin-ren-ren-xiang-you-de-kong-jian Christele Harrouk
2022年12月29日
Villa Oss. Image Courtesy of Randers Tegl
受到农村向城市迁移和世界总人口增长的影响,至 2050 年,全球 68%的人将居住在城市 。人们在城市中将更易获得基础服务、住得更靠近公共交通,并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但过于追求城市化生活也会导致与户外环境的隔绝——例如森林、草地或山脉——这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亲近大自然被证明可以减轻压力、改善情绪、提高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增强幸福感。因此,考虑到人们呆在室内的时间占了近 93%(疫情进一步扩大了此数据),现在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接触自然,以及其享受其带来的益处。因此,建筑师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将自然引入日常生活?而这个问题的解答也许就存在与生物友好型设计 中。
https://www.archdaily.cn/cn/994242/sheng-wu-you-hao-xing-she-ji-zhuan-de-miao-yong Valeria Montjoy
2022年12月25日
Kampung Admiralty / 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and WOHA. Image Courtesy of WOHA
目前在建筑行业,有个数据调查被大量引用,就是建筑大环境中的碳排放占了全球总碳排放量的 40% 。这个令人担忧的数字使建筑专业人士承载了更大的责任。建筑的可持续性理念是以一种紧急处理的方式出现的,用来修复已被破坏的环境。大量的可持续性实践的目的是让建筑变得不再那么不堪,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来应对当前和未来建筑中的不足。但可持续建筑的问题在于它停在了“持续”这一关键方面。
为了保持环境的现状,建筑界一直在努力实现更绿色的生产方式。通常绿色建筑会采用主动或被动特征来降低污染和保持可持续性。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将建筑视为其自身的容器,而不是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这种方法是不足以支撑地球目前的需求。仅仅维持自然环境是不够的,当然还要在建造过程中对已经造成的破坏进行修补。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993808/shi-yao-shi-zai-sheng-jian-zhu Ankitha Gattupalli
2022年12月12日
来自于Zaha Hadid Architects
近期,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与 Architects 61 共同展示了他们在新加坡裕廊湖区(Jurong Lake District)所打造的新科学中心。这个 52460 平方米的建筑群旨在通过专门的设施、教育功能区、互动体验以让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科目(STEM)可以更平易近人。这栋建筑预计于 2027 年正式开幕,并为新加坡 2030 年绿色计划添彩。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993403/zha-ha-star-ha-di-de-jian-zhu-shi-wu-suo-gong-bu-xin-jia-po-xin-ke-xue-zhong-xin-she-ji Paula Cano
2022年11月28日
Oceanix City / OCEANIX + BIG. © Oceanix and BIG-Bjarke Ingels Group
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海平面上升将使超过 4.1 亿人 面临失去生计的危险。沿海城市充斥着高层建筑和交通繁忙的的道路,土地利用率十分低下。综合上述问题,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们提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漂浮城市。一个生活在水上的未来听起来将颠覆人们既有的生活、工作和休闲方式。但我们仍可以从一些传统的聚落中获取城市发展的灵感。目前,世界各国领导人正在埃及 COP27 气候峰会 上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ArchDaily 则将为您深入介绍水上定居的先锋理念。
+ 1
https://www.archdaily.cn/cn/992565/piao-fu-cheng-shi-de-guo-qu-he-wei-lai Ankitha Gattupalli
2022年11月18日
Courtesy of 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Stefano Boeri Architetti)与ARUP、Fabio Novembre 以及 Balich Wonder Studio 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打造、并于近期公布了名为国际森林体育场(the International Forest Stadium)的新米兰体育场设计。该项目位于米兰市圣西罗地区,并曾于2019年在来自国际与米兰球队比赛之际向大众公开。这一体育场被设想为“体育与休闲区”系统的组成。该系统是一个占地超过 8 平方公里的大面积总体规划,其旨在将圣西罗改造成为代表欧洲体育领域之卓越的核心空间。
+ 5
https://www.archdaily.cn/cn/992208/bo-ai-li-shi-wu-suo-gong-bu-yi-da-li-mi-lan-guo-ji-sen-lin-ti-yu-chang-she-ji-fang-an Maria-Cristina Flo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