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Daily
Naturaleza
Naturaleza: 最新资讯 关注标签
2024年5月29日
Casa Cariló / Luciano Kruk. Image © Daniela Mac Adden
在阿根廷领土上存在的不同地形 和自然条件面前,Luciano Kruk 的作品提出了一种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自然相协调的建筑,无论是植根于森林 、坡地或农村平原等地理环境中。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以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他的意图在于增强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7009/luo-lu-hun-ning-tu-de-biao-xian-li-tan-suo-luciano-kruk-de-zuo-pin Agustina Iñiguez
2024年4月14日
The Feynan Ecolodge project. Image Courtesy of Dongola DAS 01 | Notes on Formation and Ammar Khammash
阿马尔·卡马什(Ammar Khammash) 是约旦的一名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他最著名的设计方法是注重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同时精心打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哈马什对大自然及其生态系统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他相信“场地就是建筑师”他的这一论断闻名遐迩,强调了环境对其建筑设计的深远影响。阿马尔·哈马什在约旦、阿曼、巴勒斯坦、埃及、叙利亚和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拥有超过三十年的设计经验 ,涉及多个领域,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加强人类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他的贡献包括皇家自然保护学院 、野生约旦中心 以及使徒教堂的修复 。
2022 年,他在《Dongola 建筑系列》第一版 上发表文章,这是一本每两年出版一次的出版物,通过重点介绍杰出的当代建筑师,为阿拉伯文化提供独特视角。这期刊物的标题是“建筑笔记:Ammar Khammash” :由 Raafat Majzoub 撰写,探讨了“建筑作为一种跨学科的表达工具,以及作为一种想象和重新想象未来的方法”,概括了该出版物的精神。ArchDaily 有幸采访了 Ammar Khammash 和 Dongola Limited Editions 的创始人 Sarah Chalabi,深入了解了这位建筑师对场地、材料和文化的看法,以及他的哲学、学术观点和对建筑行业未来的见解。
+ 26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5150/chang-di-ji-jian-zhu-shi-chang-di-ji-wu-zhi-xing-yue-dan-jian-zhu-shi-a-ma-er-star-ha-ma-shi-ammar-khammash Christele Harrouk
2024年4月02日
Courtesy of MAD Architects | Lishui Airport
MAD 建筑事务所 公布即将动工的浙江丽水 机场设计。机场位于丽水市西南部的丘陵地貌中,基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MAD 对机场航站区的规划设计在确保机场交通便捷顺畅的前提下,尽量尊重原始场地,并突出山地机场的特色,创造出 “飞鸟、云雾、山丘”的意境。
+ 3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5142/mad-zhe-jiang-li-shui-ji-chang-jiang-yu-nian-di-dong-gong-qi-fei-jiang-luo-zai-shan-lin-jian Nour Fakharany
2024年3月25日
Pedralbes Square. Adaptation of public space as a place of living and climatic comfort. Image © Jaume Barnada
CityMakers ,向模范城市及其缔造者学习的全球建筑师社区,正在与 ArchDaily 合作发表一系列关于巴塞罗那、麦德林和鹿特丹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或战略家,他们的项目改变了这三个城市,并在 CityMakers 的“城市学校” 和“纪录片课程” 中得到了学习。此次,巴塞罗那学校气候庇护所获奖项目协调人、“城市学校” 主讲人 Jaume Barnada 发表了题为“巴塞罗那,公共场所作为城市建设适应性的代名词”的文章。
城市是密集的建筑空间,人行道被有效地强加在自然土壤上。像巴塞罗那这样的城市,几乎 75% 的土地都铺设了防水层。毫无疑问,在气候紧急时期,这是一个必须扭转的过度现象,我们必须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奥里奥尔-博希加斯 [1] 告诉我们,良好的城市化已经铺平了地中海城市的广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泥坑里。我相信他是对的。此外,他还告诉我们,绿色以及自然土壤必须有一定的尺寸,尤其是城市位置。广场就是广场,公园就是公园,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项目类型。如今,在公共场所城市化的过程中,概念经常被混淆,因此,我们发现一些项目模糊了模式。
+ 3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4837/citymakers-ba-sai-luo-na-mo-shi-gong-gong-kong-jian-zuo-wei-cheng-shi-geng-xin-de-dai-ming-ci Jaume Barnada
2023年10月13日
Parque Floresta Benjakitti / Arsomsli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Architect © Srirath Somsawat
现代性和全球化大大缩短了地理距离,改变了社会交往方式,加速了信息在各国间的流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接触到这个世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说“每个人”时,我们指的是广大而多样化的人群。现代性和全球化对社会和技术领域明显的不平等现象都产生了影响,因为更先进、更有特权的国家已经建立了休闲、文化和消费的基准和规范。因此,某些文化形成了一种主导性的影响,宣扬有一种“正确”的生活和城市建设方式。这种对发展的无节制追求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付出了巨大代价。
+ 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7958/cheng-shi-gong-yuan-su-zao-sheng-wu-duo-yang-xing Helena Tourinho
2022年12月31日
Casa MF / alarciaferrer arquitectos. Image © Federico Cairoli
场地因素是建筑师设计初期每天都要面对的首要挑战之一,其中包括要研究分析一系列如采光,地形,周边植被与环境机理等多种会成为引导建筑深化方向的因素。
https://www.archdaily.cn/cn/994460/dang-zi-ran-ding-yi-jian-zhu-ke-er-duo-wa-shan-mai-shang-12-ge-zhu-zhai Agustina Iñiguez
2022年12月29日
Villa Oss. Image Courtesy of Randers Tegl
受到农村向城市迁移和世界总人口增长的影响,至 2050 年,全球 68%的人将居住在城市 。人们在城市中将更易获得基础服务、住得更靠近公共交通,并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但过于追求城市化生活也会导致与户外环境的隔绝——例如森林、草地或山脉——这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亲近大自然被证明可以减轻压力、改善情绪、提高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增强幸福感。因此,考虑到人们呆在室内的时间占了近 93%(疫情进一步扩大了此数据),现在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接触自然,以及其享受其带来的益处。因此,建筑师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将自然引入日常生活?而这个问题的解答也许就存在与生物友好型设计 中。
https://www.archdaily.cn/cn/994242/sheng-wu-you-hao-xing-she-ji-zhuan-de-miao-yong Valeria Montjoy
2022年9月20日
© Dr. Tim Heard, Sugarbag Bees (www.sugarbag.net)
蜜蜂也许是最能引起我们着迷和好奇的一种昆虫。除南极洲外,它们遍布各大洲,只要有昆虫授粉开花植物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人类从野蜂身上采集蜂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5,000 年前,甚至在图坦卡蒙等埃及法老的陵墓中也发现了蜂蜜罐的存在。虽然我们通常对卡通蜜蜂的长相都有一个固定印象,但实际上,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蜜蜂,它们的大小、颜色和行为模式各不相同。有几种蜜蜂甚至是独居动物,许多蜜蜂种类没有毒刺,甚至有些物种 依靠掠夺其他较弱蜜蜂的巢穴而生存。但一直给研究人员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是蜂巢的组织,这些蜂巢是真正人口稠密的城市,其效率让任何城市规划者都羡慕惊叹。
https://www.archdaily.cn/cn/989249/nan-yi-zhi-xin-de-mi-feng-jian-zhu Eduardo Souza
2022年8月08日
© Julien Lanoo
芬兰建筑师 Juhani Pallasmaa 曾说过:“建筑在本质上是建筑向人造领地的延申,为感知提供基础,为体验和理解世界提供视野”。 身处喧嚣不断的现代环境中,我们更需要退后一步,倾听像大自然这样平静有力的声音。此外,聆听鸟鸣和声波所创造的美丽和声,也能使我们心底的声音更加响亮。
+ 40
https://www.archdaily.cn/cn/986316/15ge-qiang-diao-zi-ran-zhi-sheng-de-dang-dai-xiang-mu Luciana Pejić
2020年11月09日
© Spaceshift Studio
超越人体尺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个世纪以来,建造商、工程师和建筑师一直在创造纪念性建筑,以标志精神或政治力量。比宫殿、政府或寺庙还要庞大的建筑,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崇敬和钦佩,以及对大规模建筑仍未被完全理解的痴迷。
如今,一些规模最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与宗教或政府功能的关系不大,似乎正在向文化类项目转型。不过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宏伟作品普遍公开地效仿自然。
+ 15
https://www.archdaily.cn/cn/951045/zhu-jian-zi-ran-tiao-zhan-ren-ti-chi-du-de-jian-zhu Hana Abdel
2020年11月03日
Eggum Tourist Route by Snohetta. Image © Jarle Wæhler
在大自然中建造本身就是矛盾的。在建筑能给予人亲近自然体验感的同时,自然景观却逐渐被游客吞噬。人类在自然景观中的存在 是一种尺度的相互作用,原始棚屋和广阔风景的并列,以及使用景观和保护环境间的谈判。通过探讨各种态度和形式策略,我们可以从如下建筑师和事务所的经验和设计理念中,学习他们完善景观中建筑 的方式。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50614/jian-zhu-yu-zi-ran-jing-guan-jian-zhu-de-kuang-jia Andreea Cutieru
2020年8月13日
Courtesy of Carlo Ratti Associati
卡洛·拉蒂 建筑事务所(CRA)于近日公布了其为巴西利亚 所设计的扩建项目。该项目名为BIOTIC,旨在将卢西奥·科斯塔和奥斯卡·尼迈耶所设计的现代主义规划,发展成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高科技创新街区。建筑师与安永 共同合作,在2018年正式开始了这个超级街区的畅想与设计。
+ 1
https://www.archdaily.cn/cn/945647/qia-luo-star-la-di-jian-zhu-shi-wu-suo-gong-bu-ba-xi-li-ya-100mo-fang-gui-hua-fang-an-ming-wei-biotic Christele Harrouk
2020年6月05日
现在与自然一起设计回顾了苏格兰美国景观建筑师Ian McHarg于1969所著的专刊,并展示了现代事务所和他们全球的弹性建筑架构景观设计项目,例如AECOM位于中国山东得到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Weishan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来源于AECOM
弹性建筑在早期更多关注于自然灾害方面的问题,现在转移其重点到更困难的挑战,也就是帮助生态系统的再生。
三十年前,我作为底特律克兰布鲁克寄宿学校的一名高中生,为学生报纸写了一篇基于研究的关于环境危机的调查性质报告。这也是我的老师David Watson建议我这么做的,这也和他的双重身份有关:他不仅是个老师,也是个激进的环保主义者,他曾化名为George Bradford在无政府组织报刊“第五区(Fifth Estate )”中撰稿。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深层生态学到底有多深 ?”,以此质问一直在激进环保活动中千篇一律、反反复复的空话,他抨击像“地球优先!(Earth First!)”一样的组织的领导,诸如此类的组织经常以贬低人类生命价值来保护环境。
https://www.archdaily.cn/cn/940012/cong-chang-ji-yi-wo-men-xu-yao-yu-zi-ran-dan-xing-he-zuo Stephen Zacks
2020年3月21日
Courtesy of MAD
《设计与城市》 是reSITE 推出的播客栏目,探讨关于城市未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第五期节目中,MAD建筑事务所 的主要合作伙伴早野洋介关于与自然建立情感上的连接这一点上进行了论述。围绕“你们是如何将现代建筑未来化、又是如何将人类与自然 相连接?”的问题,早野谈论了事务所的创新设计手法。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35378/madjian-zhu-shi-wu-suo-zao-ye-yang-jie-zai-resitebo-ke-zhong-fen-xiang-chuang-xin-she-ji Christele Harrouk
2019年10月13日
Hiroyuki Oki
越南地处亚热带气候区,以高温和雨水为主的环境。景观极其丰富,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 在这种条件下,越南的民居建筑似乎越来越多地接受自然作为其主角,模仿融合自然元素以及混凝土表面的质朴。
秉承这一理念,我们精心挑选出已在ArchDaily上发布的20个越南住宅项目,这些项目将自然元素融入其立面和内部空间。 详细请看下方列表!
https://www.archdaily.cn/cn/926193/yue-nan-min-ju-20ge-rong-he-zi-ran-de-zhu-zhai Matheus Pereira
2019年9月20日
© UNIMO Studios + 4
(译者:林心艺) 2019年9月8日,奥地利迄今为止最大的公共艺术装置向公众开放。这幅名为”致森林——关于自然的无穷魅力”的艺术作品把位于克拉根福特 的沃瑟西足球场改造成了一片中欧本土森林。该装置由瑞士策展人克劳斯·利特曼(Klaus Littmann)设计,灵感来自奥地利艺术家兼建筑师马克斯·佩特纳(Max Peintner)的一幅反乌托邦绘画。它倡导应对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等当代紧迫问题。通过对这片巨大森林的结构围护,它表明,自然可能有一天会仅存于特定的空间中,就像今天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
https://www.archdaily.cn/cn/925082/ao-di-li-zui-da-gong-gong-yi-zhu-zhuang-zhi-kai-fang-jiang-ti-yu-chang-hua-shen-ju-xing-sen-lin Lilly Cao
2018年8月07日
视频
Light Cave (Water). Image Courtesy of Nacasa & Partners Inc
7月29日,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 所首次参与大地艺术节,改造了一条有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作品名为“光之隧道”。
MAD 改造的观光隧道全长约750米,是当地1996年专为游览日本三大峡谷之一的“清津峡”(日本三大峡谷之一)所建造。受中国古代哲学系统观“五行”启发,MAD在隧道中的每处空间加上纯粹的“一笔”,为每个空间带来了独特的神韵,一节一段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氛围和张力。神韵合而为一,便成灵魂。被重新激活的隧道,就像是一出令人入神的情景剧,将时空拉开,带人们抽离现实,进入想象之地。
+ 18
https://www.archdaily.cn/cn/899717/mad-shi-wu-suo-can-jia-ri-ben-yue-hou-qi-you-da-di-yi-zhu-ji-ma-yan-song-guang-zhi-sui-dao-zhan-wu-xing-zi-ran-guan Niall Patrick Walsh
2018年5月28日
Courtesy of UNStudio
Revolution公司的预制造系列(Precrafted series)近期公布了由UNStudio的创始人兼首席建筑设计师Ben vanBerkel所设计的最新凉亭设计。 该公司的理念是创造最前沿的设计结构,这些结构对公众开放,并可在任何地点进行安装。 现在,客户可以通过Revolution公司的网站来订购这个限量版的Ellipsicoon凉亭(Ellipsicoon即是Ellipse和Cocoon的混成词)。该公司还收集了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和丹尼尔·里伯斯金等知名建筑师所设计的预制亭子和单户住宅。
+ 3
https://www.archdaily.cn/cn/895242/unstudio-bian-zhi-qu-mian-liang-ting-chuang-jian-shi-wu-ping-mi-xin-ling-kong-jian Jack McMa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