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田园
伦敦建筑学院的Iulia Cistelecan因其“避难所之间的生活:今日的难民营将成为明日的城市”项目,被授予2020年第十四届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诺曼·福斯特旅行奖学金。
翻译:田园
伦敦建筑学院的Iulia Cistelecan因其“避难所之间的生活:今日的难民营将成为明日的城市”项目,被授予2020年第十四届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诺曼·福斯特旅行奖学金。
本项目文字描述由建筑师提供(译者:陆洋)
在人类历史中,为寻找食物、住所或更好的经济机会,人口的流动已是常态而非例外,然而今天世界正目睹前所未有的流离失所。联合国报告指出正有6850万人离开他们的家园,这包括2540万难民,其中超过半数年龄不到18岁。随着类似叙利亚和缅甸这些国家冲突的肆虐和环境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和农作物歉收,这个危机越来越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挑战之一。
虽然应急住宅已占据建筑工业中有关迁移的论述,但建筑师和规划师学习和回应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后果非常重要。我们如何建立适应流动人口整体需求的城市?我们如何确保我们的社会将难民和移民吸收至当地社会结构?
这个世界难民日,来看看来自世界各地的5个社会基础设施的闪光的例子,它们有学校、医院和公共空间,致力于服务迁移人口。
仅在过去两年中,就有100多万人由于叙利亚冲突从事发地区逃难到欧洲寻求庇护,这是对欧洲大陆应对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能力的有力考验。叙利亚难民危机仍未解决,临时难民营现在已经欧洲边境稳定地建立起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也正在努力改善逃离战争和迫害的难民营中人们的生活条件。
人道主义建筑的一个新兴例子是广场型帐篷(Maidan Tent)。这是一个拟建在希腊Ritsona难民营的社交活动中心,由两个年轻的建筑师, Bonaventura Visconti di Modrone和Leo Bettini Oberkalmsteiner,并受到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的支持。广场型帐篷让难民在室内也可以有一个公共空间——一个公共区域以帮助他们缓解战争,迫害,和流离失所所造成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