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技建筑的概念认识到了高碳技术和建筑实践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案:重新发现实用、合理、适应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依靠巧妙的设计策略,而不是依赖高能耗的设备,以确保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一概念绝非倒退,而是对创新持开放态度,但旨在重新平衡行业对机械化的依赖。因此,它倾向于使用更少的构件、最小化对高科技解决方案的依赖,并偏爱低碳排放材料。
坂茂建筑事务所和 Voluntary Architects Network 联合开发了一种改进版的临时住房,以帮助被近期土耳其-叙利亚地震所影响的灾民。这一全新原型是基于1999年地震之后部署在土耳其西北部纸管系统的一次升级,考虑了效率问题和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施工所需要的时间。
公共空间在组织每个社区的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区分它们与城市内其他空间的不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这些空间开始融入当地社区的集体记忆,它们就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象征性的精神元素。虽然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城市空间中,但纪念碑或孤立的建筑元素也可以成为体现当地城市生活的标志。然而当火灾、战争甚至疫情等戏剧性事件的发生,会给这些形象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译者:严天姣
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自主管理、多方合作、民众参与等概念,在社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的协同合作下,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灾难流行病学研究中心CRED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称,过去四十年来,除了其他类型的冲突和灾难,仅气候灾难的数量就已经增加一倍。受灾地区的建筑与基础设施的重建需求也同时剧增。这就要求建筑与城市重建联手进行重大合作。
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冲突后,建筑不仅在重建失去的基础设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还响应着受影响人群的舒适和安全需求。成功的灾后建筑必须既能满足容身之所的短期需求,又能满足重建和稳定的长期需求。2010年海地地震8年后,这些流离失所者继续居住在临时避难所,没有足够的水源和电力,暴露出在灾难和冲突后解决长期需求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们收集的10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灾后建筑示例,其中包括从低成本的短期方案到试图从头开始重建整个社区的长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