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张轲

张轲: 最新资讯

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从元朝保留至今的历史见证者,胡同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宝贵的传统建筑之一。“胡同”二字源于蒙古语,意为“水井”,具体指代元代时期居民区内,主要街道之间的狭小街道。当时的元朝皇帝为了更好的管理土地,将城市的街道设计成网格状,这样土地的分割相对规整,交通系统也更易于管理。

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1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2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3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4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更多图片+ 18

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立足于北京的建筑师张轲,最初求学于中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而后在199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在清华的学习使得他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而在哈佛的深造则激励着他不断质疑建筑行业的本质要素,比如"我们为什么建造"。张轲在波士顿和纽约工作三年后,于2001年回到北京并创立了他的独立事务所。

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更多图片+ 32

重磅!张轲成为2017年度阿尔托奖第一位获奖中国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张轲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的创办人,获得了2017年度阿尔瓦尔·阿尔托奖(Alvar Aalto Medal)。该奖项由芬兰建筑博物馆、芬兰建筑师协会(SAFA)、建筑社会(Architectural Society)、阿尔瓦尔·阿尔托基金会,以及赫尔辛基市政府联合颁发。芬兰建筑博物馆表示:“该奖项旨在嘉许一位创造力非凡的建筑师,在建筑业界有着有着极其出色的成就之余,更延续了阿尔托的精神,在建筑中体现可持续和人情化的设计。”

“前线报道”——中国的前线在哪里? 张轲/标准营造 专访

作为一名建筑师,无论获得多少支持,你总是感觉自己一人在前线战斗。——张轲

中国的GDP增幅经历了25年以来的最低值,这很可能是中国步入一个全新时期的征兆和开端。对于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建筑市场和学术领域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了反应。作为受邀参加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6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主题展“前线报道”(“Reporting from the Front)的三个中国参展者之一,建筑师张轲在以下的访谈中,和采访者张益凡探讨了他对中国“前线”的看法、对建筑师社会责任的反思、以及对中国建筑未来走向的思索。

“前线报道”——中国的前线在哪里?  张轲/标准营造 专访 - Image 1 of 4“前线报道”——中国的前线在哪里?  张轲/标准营造 专访 - Image 2 of 4“前线报道”——中国的前线在哪里?  张轲/标准营造 专访 - Image 3 of 4“前线报道”——中国的前线在哪里?  张轲/标准营造 专访 - Image 4 of 4“前线报道”——中国的前线在哪里?  张轲/标准营造 专访 - 更多图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