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完美渲染的诞生:了解和掌握渲染技术

渲染已经成为大多数建筑事务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图像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提供帮助,以及其背后的演变史,特别是创造出众图像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我们采访了Guilherme Bravin和Marcus Vinicius Damon,他们是Estúdio Módulo的创始人,并兼任{CURA}学校的负责人,后者是一所主要关注建筑可视化开发的建筑学校。

NFT 虚拟建筑与未来的现实增强

想象一个画面:你在家中邀请你的同事参加一个商务会议。会议桌紧挨着无边泳池,并处在硕大的弯曲金属结构的覆盖之下——这让人联想起扎哈 · 哈迪德最大胆的设计,除了完全没有柱子用以支撑。悬浮在空中的屋顶为这座位于岩石山坡上的豪宅增添了田园诗般的氛围。这座房子最近作为 NFT 被收购,并能通过加密代码进行数字访问。没错,这就是你的虚拟住所。然而,你实际的住处却是位于地球南部最繁忙、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的中心地带,一间40平方米的小公寓。

材料的适用性和属性,让建筑变得更好

惊艳的灯光,闪亮的漆面,翠绿的树木,以及位置适当的人物,似乎是一个典型的优秀建筑形象的完美配景,然而,这样的背景并不总与现实环境相符。我们习惯于把效果图看作是未来使用中的建筑的蓝图,这样做是为了向客户推销或者说服他们相信一个项目的价值。但是,如果渲染图像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建筑物的某些部分的结构、系统和功能,那又会怎样呢?我们采访了两位专业人士,他们完成的图像既美丽又具有解释性。

你会为虚拟建筑买单吗?

如果有人想要卖一栋虚拟建筑给你,你会购买吗?你没看错——一栋完全虚拟的建筑,不是在物理世界中可以被建造出来,或是可占有的东西,而是一个仅供观看的图像或视频。这正是当建筑进入席卷全球的NFT(不可替代代币)市场时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不断尝试再定义建筑的设计专业中,NFT对未建成环境的数字化和商品化未来具有重大影响。

超现实的渲染的受众是谁?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答案可能非常复杂,牵涉了一系列与超现实建筑渲染的目标受众有关的问题,以及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萨非王朝时期手稿,了解失落的波斯建筑

从14世纪到16世纪,伊朗在帖木儿王朝和萨非王朝的统治下见证了发展和富裕。在这一时期,许多清真寺、宫殿和亭阁被委托建造,并被用于宗教活动。然而,这种重要的建筑类型没有多少幸存下来,也缺少历史文本转述当时建筑的丰富性。

为美国国会图书馆重新构想数字设计

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不是建筑师通常考虑的主题。对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印刷和摄影部技术服务分部的负责人Aliza Leventhal来说,读写和设计的过程是紧密相连的。Aliza以前是Sasaki的图书档案管理员,如今她领导着全国范围的对话,涉及到从数字设计文件和档案到机构备忘录和知识共享的一切事务。如今,她正在与建筑师和设计师合作,重新构想数字工作流程,以供将来访问和构思。

视觉传达的艺术:创建强大情绪板的12个技巧

设计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工具来说明项目的特征和整体氛围,无论您是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还是工程师,“情绪板”(mood board)这个词一定在设计的前期过程中出现过。通常来说,图像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并能启发观者,因此,组合出一个强大的情绪板可以为建筑师、视觉艺术家和客户带来巨大的改变,并强化对项目过程的讲述。那么。什么是情绪板?又如何创建一个情绪板呢?

3D模型会替代手绘渲染吗?

2020年和新冠疫情迫使世界各地的建筑专业学生通过虚拟化课堂和课程进行学习,改变了建筑学的教学方式。一旦主要基于课堂参与和协作,设计课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和的导师之间的对话和辩论是建筑教育的一个关键要素,而电话和视频通话以及书面文件则被降级为数字模式。这使得数字模式成为学生分享想法和获得工作反馈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除了渲染图,还可以用哪几种方式表达设计

如果有一个词可以描述现在的建筑渲染图,那就是:令人印象深刻。巨大的渲染世界使人们能够参与到虚拟建造的环境中,探索每个空间,体验他们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时可能听到或感受到的东西,而不需要亲自到项目中去。

VR、AR和MR是否会是环境可视化的未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远程工作加速了实时渲染新方法的引入,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需求:一个并未实际身处某处的人如何切身感觉到自己正处于这个空间中?最终,设计师们诉诸于虚拟世界,这是一个交互式建成环境的广阔领域,可以从舒适的家中进行访问。甚至达到此目的所需使用的工具,例如头戴式耳机和虚拟现实眼镜,也已被绝大多数公众所使用,并且以比最初售价更低的价格出售。我们已经习惯于在不同的环境之间构建、调整和浏览,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来回切换。现实就是虚拟化已成为新常态。

建筑渲染和恐怖谷的衰落

在51年前,即1970年,一位名叫森昌弘的日本机器人专家提出了“恐怖谷理论“。大约在同一时间,运用模拟方法完成的建筑渲染仍然很流行——通过照片拼贴和蒙太奇将想法传达给客户。十年后,CAD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出现而诞生,数字渲染大行其道。随着渲染软件越来越高端,当今的建筑渲染已经可以达到几乎与现实无异的地步。我们难以分辨渲染与实景的区别——或更确切地说,我们能够发现一点差异,而这些差异让我们产生不适感,即森昌弘的恐怖谷理论。

三维渲染再现中国古建筑昔日光辉

古建筑是历史留给中国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是由于战争暴乱,或是自然灾害,很多古建筑正在逐渐丧失其原有的风采。于是,古建筑的保护也成为了当今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效果图的不同风格与实现

效果图是通过二维媒介(即图像)来表达设计的三维全貌,为项目未来的呈现提供预览。然而,与人们经常想象的不同,渲染图并不总是建筑的写实风格的可视化表达

建筑渲染的多重角色延伸

随着更好的建筑可视化效果的普及,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建筑师都感到了一种压力:为了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掌握一项额外的技能。建筑可视化究竟能在怎样的程度上影响一本作品集或一个项目呢?建筑可视化在设计过程中有多么重要?除了掌握软件外,建筑可视化是否还需要别的技能?这篇文章通过不同的视角探索了建筑可视化在专业领域内的角色。

ArchDaily 四月主题:建筑渲染

本月,我们将从批判性的角度对建筑渲染的意义进行探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模型意味着什么?渲染的局限性在哪里?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自己发问:什么是渲染图?它仅仅是用于赢得比赛和潜在客户的一幅图像,还是对建造过程有所助益的工具?

效果图设计,人物的重要表达

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一直以来都应对着一个挑战:如何清晰地理解和表达一个未建成的项目,把设计以一种更容易感知的方式传达给非专业领域内的人。在建筑师群体中,效果图是最受欢迎的3D表达方式之一,因为它能更现实地描绘一个项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给效果图加上人物虽然能体现使用者的存在感和在空间里的行为模式,但添加的人物一定要与预想中的场景相配,同时也要符合设计所诠释的,例如建筑的所在地以及区域内建筑演绎自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