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Daily
-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 最新资讯
© Andrew Sides [Flickr], under license CC BY-NC 2.0. ImageVilla Savoye, designed by Le Corbusier and completed in 1929本文最初发表于 Common Edge,原标题为“带给我们现代建筑的精神障碍”。
现代建筑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从拥有繁复装饰和细节的建筑如此迅速地进化到往往使空白并缺乏细节的建筑?为什么建筑的外观和感觉在二十世纪初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转变?历史告诉我们,现代主义是脱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物质,道德和精神匮乏的理想主义冲动。然而也有其他因素的作用,这一解释尽管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是不全面的。

https://www.archdaily.cn/cn/948568/guan-yu-xian-dai-jian-zhu-shen-jing-ke-xue-gao-su-liao-wo-men-shi-yaoAnn Sussman & Katie Chen
Miniature Beijing: the Conversion of No. 28 Dayuan Hu Tong / Atelier Li Xinggang. Image © Shengliang Su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从元朝保留至今的历史见证者,胡同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宝贵的传统建筑之一。“胡同”二字源于蒙古语,意为“水井”,具体指代元代时期居民区内,主要街道之间的狭小街道。当时的元朝皇帝为了更好的管理土地,将城市的街道设计成网格状,这样土地的分割相对规整,交通系统也更易于管理。




+ 18
https://www.archdaily.cn/cn/948670/zhong-xin-ding-yi-lao-cheng-qu-zhong-de-xia-xiao-kong-jian-bei-jing-hu-tong-gai-zao-geng-xin-ce-lueScarlett Miao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Ningbo History Museum, 2008. . Image Courtesy of Louisiana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近代以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中国的城镇开始急速膨胀和扩张。随处可见的老城区拆迁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工业垃圾,更将已经碎片化的文化传统永远埋藏在了光鲜亮丽的摩天大厦下。当老城在新城建设中被逐渐吞没合并时,城市的一部分脉搏也在消失的风景中停止了。王澍和陆文宇,作为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在探索过去与当代的关系中,通过在建筑中运用可回收材料给了我们一个通达古今的解答。本文将从王澍和陆文宇的三个知名项目:宁波历史博物馆(2008),中国美院象山校区(2004),和宁波当代美术馆入手(2005),浅析这对建筑搭档在设计中的人文主义手法。
https://www.archdaily.cn/cn/942623/cong-ye-yu-gong-zuo-shi-zuo-pin-zhong-si-kao-chuan-tong-jian-zao-ji-yi-de-dang-dai-zhuan-yiScarlett Miao
The Louvre Pyramid. Image © Benh LIEU SONG vi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大量的历史建筑需要扩建或重新利用。在过去40年中,通过当代干预手段改造旧建筑的实例如雨后春笋,特别体现在新建或扩建的艺术博物馆中。这些空间体现了历史遗产在当代的适应力,表明即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的结合,也可以是美丽而打动人心的。以下是十个世界各地的艺术博物馆的绝佳实例,均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当代干预。
https://www.archdaily.cn/cn/921088/10zuo-li-yong-xian-dai-shou-duan-gai-zao-de-li-shi-bo-wu-guan-jian-zhuLilly Cao
Antoine Romanos, 1972, Achrafieh. Image © Hadi Mroue近年来,一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建筑运动重新勾起人们的兴趣。这项运动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间,通过勒·柯布西耶以及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的作品首次被人们熟知。伴随着整体式的结构、模块化的造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量,粗野主义突出了建筑的完整性。这场建筑运动的特征是粗糙、原始和纯粹的表面,以突出所讨论的事物的本质。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们,运用并发展了自己对这场现代运动的看法,纷纷创造出不同语境下的变式。
在贝鲁特(Beirut)这座城市,即便目前发生着种种混乱,我们依然能回顾这座黎巴嫩首都隐藏的粗野主义的建筑珍宝。为了揭示这场经常被忽视和遗忘的运动,建筑师哈迪·穆鲁创作了一系列影像作品,来突出黎巴嫩的粗野主义运动及其演变,成为黎巴嫩现代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https://www.archdaily.cn/cn/929114/cu-ye-zhu-yi-xia-de-bei-lu-te-zhan-shi-bei-yi-wang-de-xian-dai-yi-chanChristele Harrouk

回顾建筑史,也许你认为女性只是如同氨纶和动力方向盘一样,在20世纪50年代的才登上历史舞台,那么你或许可以被谅解,但这绝非就是真相。像勒·柯布西耶、密斯、赖特和康这样如雷贯耳的人物,他们身边常常有着与他们一样天赋异禀且启发着他人的同龄女建筑师,但因为严厉的社会体系,她们的贡献常常被人们忽视。为了纪念2013年的国际妇女节,我们盘点了10位在建筑史上最被忽视的杰出女性建筑师。
https://www.archdaily.cn/cn/871621/jian-zhu-shi-shang-shi-da-zui-bei-hu-shi-de-jie-chu-nu-xingNicky Rackard
© Flickr user jacqueline_poggi.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2.0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在世界各地建设了一系列项目。 请参阅以下17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作品,以及他的其他许多受欢迎作品。 希望有一天你能亲自去实地看看!
https://www.archdaily.cn/cn/918499/jian-zhu-dao-lan-24ge-bi-kan-de-ke-bu-xi-ye-zuo-pinFabian Dejtiar
DD16 / BIO-architects万圣节。被幽灵,食尸鬼和妖精困扰的一天。从历史上看,在万圣节之夜,许多人相信灵魂可以回归尘世世界。在这个可怕的节日中,ArchDaily探险寻找到13个进入建筑的超越幽灵。如果你勇敢不恐惧,请向下滚动。




+ 9
https://www.archdaily.cn/cn/905068/xi-si-kong-ji-kong-bu-jian-zhu-she-ying-he-jiZoë Montano
© Henry Townsend维克多·奥塔的建筑遍布布鲁塞尔,他的建筑风格范围从低调到前卫。虽然他许多的建筑作品都是传统的布杂风格,但奥塔最受人喜爱的则是他新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些新艺术建筑大部分都是为比利时精英建造的私人住宅。从装饰艺术传统出发,新艺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现代主义冲击。奥塔的新艺术风格建筑物在1893年到1903年间短暂的十年期间建造。




+ 14
https://www.archdaily.cn/cn/897572/xin-yi-zhu-feng-ge-de-jian-zhu-shi-wei-ke-duo-star-ao-ta-de-zuo-pin-he-jiElla Comberg

在建筑领域中,大部分作品都被笼统归类为‘现代’建筑。关于这些作品形成的根基已是持续讨论了至少六十年的话题,但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本质概念仍存在争议。
https://www.archdaily.cn/cn/896319/wu-ren-sheng-er-wei-xian-dai-20shi-ji-jian-zhu-da-shi-de-zao-qi-fei-xian-dai-zuo-pinJulia Daudén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 Tokyo.图片 ©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盖蒂保护机构(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创建研讨会旨在保护世界知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仅有的三座博物馆。这三家博物馆是这位多产的建筑师设计的为数不多的博物馆项目。机构将在其中两座博物馆的所在地——印度成立,来自艾哈迈达巴德和昌迪格尔的自治团体为本次活动提供服务。位于巴黎的勒·柯布西耶基金会也将协助该研讨会。
https://www.archdaily.cn/cn/888429/le-star-ke-bu-xi-ye-jian-zhu-sheng-ya-zhong-jin-she-ji-de-san-zuo-bo-wu-guan-jiang-bei-bao-huCollin Abdallah
© Fernando Guerra日前,来自葡萄牙的著名建筑摄影师 Fernando Guerra 来到了中国的黄山进行摄影创作。这是由 MAD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一个住宅生活区,其中包含十个住宅区,该住宅区是太平湖旅游总体规划的一部分。MAD 设计的住宅群就像是山脊一样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具有不同全景景观的现代公寓。




+ 45
https://www.archdaily.cn/cn/884761/she-ying-shi-fernando-guerra-jing-tou-xia-de-huang-shan-gong-yu-she-quLindsey Leardi
© Steve Double作为于2014年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女性,伊拉克建筑师 Zaha Hadid 告诉 El País 报纸她曾经非常幸运地在儿童时期与父母一起游历了世界上的许多伟大建筑。
她被 Cordoba 清真寺深深震撼,因其黑暗和光洁的大理石形成的对比,这个作品到现在仍然是她的最爱之一。
https://www.archdaily.cn/cn/773733/zaha-hadid-niemeyer-ju-you-chong-tian-sheng-de-gan-zhi-cai-nengRomullo Barat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