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 2002 年,也就是国际奥委会将 2008 年夏季奥运会授予北京一年后。最初的旅行是探索自然、美食、古老的寺庙、考古遗址,以及总的来说,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主要并不是在中国大城市。我一个西方游客,在纯粹好奇心驱使下,来到一个东方国家寻找旧世界、异国情调,希望瞥见一个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即将发生不可避免的彻底转变。当时,中国没有现代建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当代建筑。只有少数独立建筑师几乎完全在雷达下进行的潜在新建筑语言开发的有前景的最初迹象。
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 2002 年,也就是国际奥委会将 2008 年夏季奥运会授予北京一年后。最初的旅行是探索自然、美食、古老的寺庙、考古遗址,以及总的来说,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主要并不是在中国大城市。我一个西方游客,在纯粹好奇心驱使下,来到一个东方国家寻找旧世界、异国情调,希望瞥见一个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即将发生不可避免的彻底转变。当时,中国没有现代建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当代建筑。只有少数独立建筑师几乎完全在雷达下进行的潜在新建筑语言开发的有前景的最初迹象。
意大利威尼斯市建在浅水威尼斯泻湖中的 118 个小岛群上,吸引着无数建筑师和游客一展想象。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居住,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还成为了主要的金融和海洋中枢,至今仍存留的赋予这座城市以特质的丰富建筑就证明了这一点。受拜占庭、哥特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这座城市代表了建筑叙事的副本,彼此间相互重叠与影响。近年来,威尼斯已成为吸引建筑师参加建筑双年展的主要景点;该展览是最重要的全球建筑展,包括国家展馆、展览和各类活动,以探索新概念和建筑创新。
除了建筑双年展,威尼斯本身也是建筑爱好者的露天博物馆。虽然这座城市以历史建筑而闻名,但现代主义和当代的干预介入同样为这座城市增加了一层全新的兴趣点:许多当代建筑师都在各自的项目中处理历史结构,例如OMA对德国商馆(Fondaco dei Tedeschi)的干预和修复,亦或是大卫·奇普菲尔德对定义圣马可广场的建筑之一行政官邸大楼(Procuratie Vecchie)的翻新设计。除了这座城市所提供的宝藏外,威尼斯双年展的举办地还以卡洛·斯卡帕、斯维尔·费恩和阿尔瓦·阿尔托等著名建筑师的介入设计为标志——这些建筑因其卓越的品质而成为永久项目。
瑞典建筑事务所 Tham & Videgård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 ArkDe 建筑博物馆展出了一系列项目来欢祝其 20 多年的实践历程。该工作室首次将作品完整地呈现给公众,详细展示了备受赞誉的知名建筑,如巴黎当费尔艺术中心(Denfert art center)的获奖方案和为哥德堡的瑞典展览中心设计的 150 米高“+1塔”。从 2022 年 11 月到 2023 年 8 月 27 日,On: Architecture 为参观者提供全方位的空间体验,包括模型、新的摄影作品和电影——所有这些都布置在玻璃地面之下。
查尔斯·伊姆斯曾说:“细节不只是单纯的细节,它们共同造就了设计。“要想创造具有吸引力且满足客户需求的空间主要依靠这几个因素:尺度、流线、功能和舒适。然而,过去数十年的实践证明,项目的视觉吸引力也十分重要。在这期关注室内设计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室内设计美学,着眼于世界流行风格,以及设计师们如何应用色彩、家具、配件及饰面来彰显空间特性。
作为世界奇迹之一,埃及金字塔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神秘的面纱。古人利用今人无法相比的资源创造出前所未有规模的结构,利用金字塔的形状来建造结构坚固、形式有力的标志物,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些建筑奇迹定义了纪念碑,在今天仍然是一个永恒的和有影响力的设计概念形式。
虽然金字塔的起源于历史,但这种标志性的结构正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建筑项目中再现,现代金字塔建筑有着一系列不同的功能和应用。从可持续建筑、博物馆、商场到住宅结构,金字塔形式在视觉上令人着迷,并可由一系列不同的材料和在不同的环境中建造。
作为旅游胜地之一,里斯本于1994年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2017年度伊比利美洲文化之都,是众多游客的必游之地。里斯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众多重要艺术,音乐,电影和建筑活动的举办城市。里斯本建筑三年展和开放日活动会举办很多建筑相关的活动,以传播,研讨建筑相关的问题为目的,其中也包括了参观里斯本举世闻名的建筑免费游活动。
里斯本在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像博物馆,文化中心,剧院这样的新设施,而不是简单的对公共空间重新评估。这些设施在建造和再造的时候,直接或间接地与城市文化运动联系着,但是与此同时,除了与建筑相关的项目外,同质化和不断增长的大众旅游这样的社会相关问题也愈加明显。
数字空间和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当今后疫情时代变得像以往一样突出且更容易实现,并使快速的自发的迭代与演化成为可能。这些技术使得在同一设施内能大规模生产非标准、高度差异化的建筑部件,从而改变了建筑及其部件的构思、设计和表现方式,以及它们的制造、装配和生产方式。
数字建造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融合大规模生产和手工生产二者各方面的优点,使成本降到最低。技术的制造能力如此简单和几乎无缝的效果,有可能大大改变我们目前对建筑的看法,从而出现了一个问题:大规模生产对建筑的影响是否导致了有意设计的损失?
二战后,美国退伍军人和公民寻求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可以承载现代美国梦的地方。随着严重的住房短缺和快速增加的家庭数量,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为所有人提供公平住房条件的解决办法迫在眉睫。新结构技术的发展和易生产的建筑材料,都预示了这个繁荣的时代。
欧盟委员会和密斯·凡德罗基金会公布竞选2022年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中的第二轮共85件建筑作品。加上2021年2月公布的第一轮提名作品,2022密斯奖竞选名单上已有532件竞选作品。包含40件作品的候选名单将会于2022年1月公布。同年4月和5月将会分别公布密斯奖得主并举行颁奖仪式。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萨斯基亚·萨森(Saskia Sassen), 在她合作著有的《基多宣言:开放城市》一书中,谈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富裕空间扩张的是社区的高度封闭化。萨森提议“城市是一个应该包含富人和穷人的空间,真正的城市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这也不应该是城市的功能。但是一个良性运作的城市应当包含一种伦理上的可能性,即一种都市伦理。这种伦理一方面能够整合吸收每一个城市都会面临的那种不平等,而在另一方面,这种伦理又能够使一种不依赖于绝对平等的都市社会公平正义成为可能,这比依靠绝对平等而实现的社会公义更加困难。”
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对手工制作的建筑以及当地和可再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 在对建设带来的巨额环境和经济费用的担忧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越来越被如今的城市规划者所接受,即“既能满足当代的需要, 而同时又不损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模式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和酒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美学地位,也影响了中国文学和艺术的语言。 在古代,人们常常用酒作为礼物交换,后来他们用茶来交换。 如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拾了这种代代相传的饮酒文化,并以新的当代空间重新诠释,而这样的一种新型饮酒喝茶的文化,在各大城市的咖啡馆和酒吧中不断演变。
布鲁斯吉尔克在他的文章“学习环境中的场所营造和变化”中展示了对当代教育的激进观点,他认为,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现代世界的需求。 学校没有提供一个在更广泛的城市环境中运作的个人世界,而是成为童年的内化贫民窟,与他们应该服务的社区隔绝,以“一刀切”的精神集中管理。 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灵活的建筑模型,这将在学习过程和服务于它的环境中允许更多的创造力。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当我们在讨论如何定义“结构”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结构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各异。在建筑中,结构的定义是: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2020年8月4日,约6个月前,贝鲁特发生了一起大型爆炸事件,虽非核爆炸,但却是贝鲁特史上最大爆炸事故之一。爆炸过后,这座首都城市的北部沦为废墟,4万栋建筑被炸毁。当时已经完工的、由当地及国际建筑师设计的新式当代建筑亟待重建,而重建工作面临困境,需要解决一系列存在主义问题,例如:这些受到损毁的建筑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建筑师应该按照原样重建、清除灾难痕迹,还是保留伤疤描绘现实呢?
出于探讨问题、拓宽视野的目的,ArchDaily的主编 Christele Harrouk采访了Bernard Khoury,Paul Kaloustian,Lina Ghotmeh三位贝鲁特建筑师,这三位建筑师都有建筑因爆炸而受到损毁,他们谈到了各自受波及的项目,以及对贝鲁特重建的看法。建筑摄影师Laurian Ghinitoiu提供了一系列精选照片,记录了爆炸带来的破坏。
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奖)正式公布2022年的449个入围提名项目。这些项目来自41个国家的279座城市,由欧洲独立学者、各国建筑协会和奖项咨询委员会共同甄选产生。
1926年,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五点现代建筑基础原则。勒·柯布西耶于1929年在标志性的的萨伏伊别墅项目得以实践后,他的五点原则:底层架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屋顶花园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并一直影响着多样性的当代建筑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