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Daily
-
编辑论坛
编辑论坛: 最新资讯
R/URBAN DESIGN OFFICE / R/URBAN DESIGN OFFICE. Image © Kenya Chiba建筑学位的毕业生往往会预期一份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然而现实是,许多刚毕业的学生正在涉足多元化的职业,探索如建筑摄影、写作、渲染、场景设计和项目管理等多种领域。在本期的编辑论坛中,Archdaily 创始人兼总编辑、软件产品研发经理、执行总编和社交媒体编辑汇聚一堂,来分享他们在建筑学本科毕业后,开始探索不同却非常值得称赞的职业道路的经历。由此可见,建筑实践在设计建筑空间之外,更有其他广泛的应用。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78044/archdaily-bian-ji-fang-tan-chuan-tong-she-ji-gong-zuo-zhi-wai-de-jian-zhu-shiDima Stouhi
World-recognized Shibuya crosswalk in Tokyo, Japan. Image © Sean Pavone当我们谈论公共空间时,我们经常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在公园休闲放松。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局限的;正如在黎明时分穿过一条冷清的街道时,年轻女性、西装革履的白人男子和一个不受待见的外乡人的所思所感是不一样的。在造访一处公共空间时,你有没有感觉受到过区别对待?
在本期的编辑论坛中,来自洛杉矶、圣保罗、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编辑们将分享彼此对“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这一概念的想法。
https://www.archdaily.cn/cn/916274/bian-ji-lun-tan-gong-gong-kong-jian-bing-fei-zhen-zheng-gong-gongNicolás Valencia
São Paulo's newest landmark: Sesc 24 de Maio, designed by Paulo Mendes da Rocha and MMBB Arquitetos. Image © Nelson Kon建筑的可达性,通常被理解为与精神或者身体残疾相关的问题。在建筑设计中,这样的无障碍设计通常被视为设计主体之外的附加部分。然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建筑和他们之间,还有着许多其他的障碍。
在本期的编辑论坛中,来自ArchDaily巴西编辑部的编辑们分享了他们对建筑可达性的理解,以及对于是否有可能创建对所有人都中立的建筑的话题讨论。
https://www.archdaily.cn/cn/925254/bian-ji-lun-tan-bu-cun-zai-de-zhong-li-jian-zhuNicolás Valencia
© Beautiful Landscape / Shutterstock. ImageVenice, Italy每个人都想环游世界,无论是为了结识新朋友,品尝新食物,还是去新的地方。旅游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旅游景点越来越拥挤,加剧了大量游客造成的污染排放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在本期编辑论坛,来自黎巴嫩、美国和智利的ArchDaily的四位编辑分享了他们对旅行意义的看法,提到了在巴西等地享受海滩的游客也应关心他们所在的城市。
https://www.archdaily.cn/cn/925247/bian-ji-lun-tan-wo-men-wei-shi-yao-yao-lu-xingNicolás Valencia
Montagem feita a partir dos desenhos cedidos pelos autores. . Image Cortesia de a+t architecture publishers翻译:刘安琪
对于西方游客来说,在日本旅行可能是一段印象深刻的经历——尤其是这段经历和建筑有关的时候。除了巨大的文化差异外,日本还以丰富的建筑作品闻名遐迩。42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中有8位是日本人,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一致性。
https://www.archdaily.cn/cn/920950/dong-jing-lu-xing-ri-ji-jian-zhu-yu-man-huaRomullo Baratto
Miniature Beijing: the Conversion of No. 28 Dayuan Hu Tong / Atelier Li Xinggang. Image © Shengliang Su中国似乎处于翻新热潮的高峰期。 改造不仅发生于历史悠久的市中心胡同,废弃的工业工厂也正在成为新的科技或文化中心。甚至有倒塌风险的建筑也会进行翻新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什么会这样? 谁在投资? 这怎么可能发生在一个你无法购买地产的国家?
在本期编辑论坛中,我们ArchDaily中国的编辑们分享了他们对快节奏发展过程中,发生在中国最大城市们中翻新热潮的看法。
https://www.archdaily.cn/cn/920141/bian-ji-lun-tan-shi-yao-zai-tui-dong-zhong-guo-fan-xin-reNicolás Valencia
Imagen adaptada digitalmente. Image © Wikipedia User: Kulmalukko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先驱者,尤其在使用有机天然的材料时。 当他决定成为一名建筑师时,阿尔瓦阿尔托启程前往赫尔辛基,那是他唯一可以找到专业学术培训的地方。但是他的旅途并不止步于此,事实上,他的作品几乎遍布全球。在这里我们选择了20件最有名的,在近距离亲眼看到后更能够被欣赏的作品。
https://www.archdaily.cn/cn/919622/jian-zhu-zhi-nan-a-er-wa-star-a-er-tuo-alvar-aalto-bi-kan-de-20ge-jian-zhuFabian Dejtiar
© Flickr user jacqueline_poggi.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2.0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在世界各地建设了一系列项目。 请参阅以下17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作品,以及他的其他许多受欢迎作品。 希望有一天你能亲自去实地看看!
https://www.archdaily.cn/cn/918499/jian-zhu-dao-lan-24ge-bi-kan-de-ke-bu-xi-ye-zuo-pinFabian Dejtiar
© User:Euelbenul - Own work, CC BY-SA 4.0, Link. ImageFallingwater House, iconic project designed by Frank Lloyd Wright back in 1939家。它是我们的庇护所。它也是我们的私人领域。在东京,上海,圣保罗这些典型的人口稠密的城市,家变得越来越小,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贵。如果你畏惧幽闭,Marie Kondo(日本的整理咨询顾问近藤麻理惠)是你追求额外空间的最佳伙伴。即使私人花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奢侈,但是我们的数据显示独立住宅依然是ArchDaily上最受欢迎的搜索项。为什么会这样呢?(尤其是这看起来与现实中拥挤的城市环境很不匹配。)为什么一些大学仍然坚持将设计并且建造住宅作为设计作业呢?难道不是设计小尺度空间更富有创造性也更实用吗?难道不是学习更大尺度空间的设计方法更有意义吗?
https://www.archdaily.cn/cn/913944/bian-ji-lun-tan-wei-shi-yao-jian-zhu-shi-re-ai-she-ji-zhu-zhaiNicolás Valencia
Moon Hoon's ilustration of KPOP Curve in South Korea. Image © Moon Hoon从本月起,ArchDaily 将推出每月主题活动,我们将从一些故事、帖子以及项目当中寻找有趣的话题来进行讨论。本月,我们将谈谈“建筑表现”:从建筑电讯派 Archigram 到社交应用 Instagram;从餐巾纸素描到实时同步的VR模型;从学术讲座到“故事会”。
人们总说互联网、社交媒体和一些设计应用挑战了建筑与表现之间的关系,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颖而又有开创性的话题了。一年前,我们预测这只是新一轮技术的冰冷精度与建筑固有表现之间的博弈。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数字工具正在背叛创造力吗?这是一个超乎你想象的老难题。
此次全新版本的“编辑论坛”中,ArchDaily的几位编辑讨论了绘画艺术,提出为什么没有人关心渲染器中不起眼的电话线杆等问题,并探讨建筑本身是如何成为一种表现形式。




+ 4
https://www.archdaily.cn/cn/913137/bian-ji-lun-tan-zai-shu-zi-hua-gong-ju-dai-lai-chao-xian-shi-zhu-yi-tu-xiang-de-jin-tian-wo-men-wei-shi-yao-huan-yao-na-qi-shou-zhong-hua-biNicolás Valencia
© Flickr user Hafitz Maulana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图片新加坡音乐节Mercer 上个月发布了2018全球最宜居城市名单。 根据犯罪率,卫生条件,教育和卫生标准等因素,这份名单评估了231个城市,维也纳排名第一,巴格达排在第231位。 结果总是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许因为我们所爱的城市没有进入前20名,或者当我们看到一个城市排名很高,但我们去过一次就迫不及待想离开。
要明确的是,Mercer 是一家全球性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其排名意在为服务于其跨国公司客户。 这份名单有助于为他们的员工安排调动和报酬。 但是,公司在何处派遣员工的首选方案并不总是您选择会让自己去的地方。
而且,这些排名也取决于谁在计算。 Monocle 和 The Economist 也发布了自己的名单,所以 ArchDaily 的编辑们也决定抛出我们的名单。 在这里,我们讨论我们是什么使城市宜居,以及我们希望在未来看到更多的东西。
https://www.archdaily.cn/cn/893835/quan-qiu-yi-ju-cheng-shi-du-yong-you-na-xie-te-zhiKeshia Badalge
Han Zhang along with her team at ArchDaily China. Image © Han Zhang建筑的建造所需投入的智慧,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钱和时间,注定一个建筑师的养成从来不易。立志从事这个职业的学生自本科时期起,便要接受五年紧凑的专业教学。除了建筑方面的知识,还需通晓艺术人文、数理工程、城市规划和相关政策等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为完成设计作业,而不可避免地牺牲睡眠。待研究生毕业以后更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还有严苛的工作试炼。许多建筑师在见证自己第一个项目落地前,说是久历风霜也不为过。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在其他领域发展,力求为自己争取更人道的工作周期,以及除了画图建模以外更多元化的机会。然而过去积累的职业素养并没有作废,建筑师对空间的敏锐度,和提炼当地文化精神的能力在这些机会中也得到施展。以下是三位 ArchDaily 的资深编辑对“建筑师除了设计房子以外,还能做些什么?”一题所进行的公开讨论。
https://www.archdaily.cn/cn/892136/jian-zhu-shi-chu-liao-she-ji-fang-zi-huan-ke-yi-zuo-shi-yaoKeshia Badal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