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ArchDaily,您同意接受我们的合约条款,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Cookie政策.

如果想拥有最佳网站服务体验,请注册.

主页

使用 ArchDaily,您同意接受我们的合约条款,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Cookie政策.

如果想拥有最佳网站服务体验,请注册.

  1. ArchDaily
  2. 新闻

新闻

Thomas Heatherwick 策划人,首尔双年展 9月举办

Thomas Heatherwick 已被任命为 2025 年首尔建筑与都市主义双年展的总导演与策展人。这是该双年展的第五届,旨在作为应对全球主要大城市所面临的城市挑战的平台,促进围绕建筑与都市主义的创新解决方案与公众讨论。作为亚洲最大的建筑双年展,展览定于 2025 年 9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举行,将聚焦于使城市更加愉悦、引人入胜,并从根本上以人类为中心。这一使命的核心是一项大型公众参与计划,该计划直接让市民参与到双年展的塑造中。通过公开招募,已选出由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雕塑家、社区组织者、金属工人和纺织品设计师组成的十个跨学科团队,与当地社区合作。这些项目将回应两个核心问题:如何让人感受建筑空间?如何改造建筑以培养它们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

18 年后再更新,隈研吾、皮亚诺等 6 家为 NAMA 提案

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国际设计竞赛——“为所有人打造博物馆”——是一场面向全球的公开招募,旨在寻找一个由杰出建筑师领衔的跨学科团队,为美国最优秀的艺术博物馆之一设计世界级的新增建筑。六支国际化团队从 2024 年 11 月以来收到的 180 余组提案中被甄选出来的,包括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Studio GangWHY 建筑师事务所Selldorf Architects 以及 Weiss/Manfredi 事务所(排名不分先后)。六组提案将在博物馆及网页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展示以征询大众意见。

18 年后再更新,隈研吾、皮亚诺等 6 家为 NAMA 提案 - Imagen 1 de 418 年后再更新,隈研吾、皮亚诺等 6 家为 NAMA 提案 - Imagen 2 de 418 年后再更新,隈研吾、皮亚诺等 6 家为 NAMA 提案 - Imagen 3 de 418 年后再更新,隈研吾、皮亚诺等 6 家为 NAMA 提案 - Imagen 4 de 418 年后再更新,隈研吾、皮亚诺等 6 家为 NAMA 提案 - 更多图片+ 7

为何 2025 年普利兹克奖意义重大:刘家琨与社会责任建筑的转向

在过去近二十年里,世界各地的城市纷纷拥抱“明星建筑”——即由全球知名建筑师设计的未来主义、引人注目的建筑。在中国,这一趋势尤为显著,因为快速的城市化推动了标志性大型建筑的建设,如扎哈·哈迪德的银河 SOHOOMA 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以及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设计的北京鸟巢体育场。在建造之初,这些建筑都被誉为进步和全球雄心的象征。然而,全球建筑界已经开始转向更加注重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而中国正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推动者之一。今年,刘家琨荣获 2025 年普利兹克奖,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转变。

为何 2025 年普利兹克奖意义重大:刘家琨与社会责任建筑的转向 - Image 1 of 4为何 2025 年普利兹克奖意义重大:刘家琨与社会责任建筑的转向 - Image 2 of 4为何 2025 年普利兹克奖意义重大:刘家琨与社会责任建筑的转向 - Image 3 of 4为何 2025 年普利兹克奖意义重大:刘家琨与社会责任建筑的转向 - Image 4 of 4为何 2025 年普利兹克奖意义重大:刘家琨与社会责任建筑的转向 - 更多图片+ 4

Heatherwick Studio 公布 Coex 会议中心设计方案

Heatherwick Studio 被选中主导首尔 Coex 会议中心的重新设计工作。该工作室与韩国贸易协会(KITA)合作,提出的方案旨在将会议中心转变为一个更加开放、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以反映首尔不断变化的城市形象。

ArchDaily 2025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提名进入最后阶段

我们诚邀您参与 2025 年中国年度建筑大奖评选。我们希望能通过不带偏见、不受地域限制的投票方式,为大家选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和设计项目,每个人都是评委中的一员。我们期望您能认可并表彰那些您认为在已建成环境中产生了最大影响的项目,这些项目全部来自于 2024 年发布于 ArchDaily China 的作品。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您将通过投票帮我们从过去一年发布的 500 多个中国项目中筛选出 top 15 进入第二阶段入围名单。

2024 全球宜居城市名单出炉

长久以来,追寻理想城市一直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热议的话题。除了美学特色和文化遗产,每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或许是这一追寻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志。今年,The Economist 的姊妹公司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发布了 2024 年全球宜居指数,突出了在这场持续探索中表现卓越的城市。维也纳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哥本哈根、苏黎世和日内瓦等欧洲城市也名列前茅,这得益于它们较小的人口规模,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和减少拥堵。与 2023 年的排名相比,北美和澳大利亚城市因持续的住房危机而排名下滑。

该评估对全球 173 个城市进行了排名。每个城市的得分基于 30 个定性和定量因素,这些因素分为五大类: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与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得分依据外部数据点、内部分析师和城市内贡献者的意见综合得出。在各类别中,稳定性类别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因为抗议活动和武装冲突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在排名垫底的城市中,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继续被评为调查中宜居性最差的城市,其次是利比亚的黎波里,这反映了这些地区的严重不稳定性。

2024 全球宜居城市名单出炉 - Imagen 1 de 42024 全球宜居城市名单出炉 - Imagen 2 de 42024 全球宜居城市名单出炉 - Imagen 3 de 42024 全球宜居城市名单出炉 - Imagen 4 de 42024 全球宜居城市名单出炉 - 更多图片+ 8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

关注 ArchDaily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