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Vladimir Belogolovsky

BROWSE ALL FROM THIS AUTHOR HERE

格鲁吉亚建筑师采访,Nikoloz Lekveishvili & Natia Lekveishvili

格鲁吉亚建筑师采访,Nikoloz Lekveishvili & Natia Lekveishvili - Image 1 of 4格鲁吉亚建筑师采访,Nikoloz Lekveishvili & Natia Lekveishvili - Image 2 of 4格鲁吉亚建筑师采访,Nikoloz Lekveishvili & Natia Lekveishvili - Image 3 of 4格鲁吉亚建筑师采访,Nikoloz Lekveishvili & Natia Lekveishvili - Image 4 of 4格鲁吉亚建筑师采访,Nikoloz Lekveishvili & Natia Lekveishvili - 更多图片+ 43

1986年出生的Nikoloz Lekveishvili来自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他在2004年离开祖国前往伊斯坦布尔思南艺术大学攻读本科,后又在米兰理工大学获得建筑硕士学位。毕业后,他作为建筑师游走于意大利,德国,土耳其和印度之间。直到2017年,留意到曾属苏联的家乡在经济和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他决定回国。他在国内和妹妹Natia Lekveishvili一起开设了TIMM建筑事务所。Natia生于1989年,在2012年毕业于格鲁吉亚科技大学后,加入当地的建筑和设计公司工作。

他们的事务所位于第比利斯老城的中心,和Ta们父母的工作室共享同一栋楼。Ta们的建筑教授和建筑师父母带领着一个以研究为本的团队,以Ta们对该地区历史古迹的记录闻名。我们在Nikoloz和Natia的工作室与Ta们见面。这个工作室也是一个向年轻建筑师和学生开放的建筑沙龙。在接来下的对话中,Ta们谈到了情感历程,明亮变化,对金缮的兴趣,时间的痕迹,把建筑像人一样对待,以及自我在创造独特建筑中的重要性。

Emilio Ambasz:“我讨厌理论,喜欢寓言。”

Emilio Ambasz:“我讨厌理论,喜欢寓言。” - Image 6 of 4
Casa de Retiro Espiritual. Image Courtesy of Emilio Ambasz

许多绿色建筑的先行者可能会被诟病枯燥乏味和“技术官僚”(technocratic),但这些批评声从未波及埃米利奥•安柏兹(Emilio Ambasz)。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提出的“绿胜于灰”(“green over gray”)理念一直推动着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同时他还提出了一套探究建筑意义和形式塑造的批判性方法,这套方法使他得以在竞争激励的建筑设计行业与许多更具浪漫诗意的设计天才们并驾齐驱。

在弗拉基米尔·贝罗戈洛夫斯基(Vladimir Belogolovsky)为其举办的作品展 “埃米利奥·安柏兹:建筑面向自然”(Emilio Ambasz:Architecture Toward Nature)展出之前,他将于2017年2月6日至28日在新加坡市区重建中心展出。在此,贝罗戈洛夫斯基在他的“思想之城”专栏(City of Ideas)中分享了他对安柏兹的采访。

Vladimir Belogolovsky(以下简称VB):我了解到,你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成为一名建筑师。11岁的时候,你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阿根廷首都)举办了一场关于美国建筑的展览。是什么激发了你对建筑最初的兴趣?

Emilio Ambasz:“我讨厌理论,喜欢寓言。” - Image 22 of 4Emilio Ambasz:“我讨厌理论,喜欢寓言。” - Image 21 of 4Emilio Ambasz:“我讨厌理论,喜欢寓言。” - Image 30 of 4Emilio Ambasz:“我讨厌理论,喜欢寓言。” - Image 34 of 4Emilio Ambasz:“我讨厌理论,喜欢寓言。” - 更多图片+ 31

费菁、傅刚:“我们希望享受工作,享受战斗”

去年,我第一次被清华大学邀请到建筑系设计课任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顶尖建筑学院,也是世界上最强的建筑学院之一。在那里,我遇到了夫妻双双教书的执业者费菁和傅刚。我看到他们采用了非正统的教学方式,用严格的提问来挑战学生,因此想采访他们。他们的创新方法与我印象中中国处理建筑的方式不同。费菁和傅刚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移居美国,在美国学习、工作、研究艺术和建筑近20年。

对话空格建筑高亦陶:“直觉必须植根于场地与环境”

高亦陶出生于中国哈尔滨,五岁时与父母一同移居香港,于2006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在美国生活了七年之后,他移居欧洲,他原本打算在欧洲呆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在与中国实习的朋友交流后,他很快意识到,他的祖国中国有着更多机会。他在为几家知名公司,如巴塞罗那的Josep Lluis Mateo Architects、柏林的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和挪威奥斯陆的Space Group Architects工作不到两年之后,他回到中国,在北京的两家先锋派事务所:朱锫建筑事务所Chiasmus Partners进行为期数年的实践学习。

对话空格建筑高亦陶:“直觉必须植根于场地与环境” - Image 1 of 4对话空格建筑高亦陶:“直觉必须植根于场地与环境” - Image 2 of 4对话空格建筑高亦陶:“直觉必须植根于场地与环境” - Image 3 of 4对话空格建筑高亦陶:“直觉必须植根于场地与环境” - Image 4 of 4对话空格建筑高亦陶:“直觉必须植根于场地与环境” - 更多图片+ 27

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终有一日梦想家会聚在一起,建造理想世界”

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终有一日梦想家会聚在一起,建造理想世界” - Image 1 of 4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终有一日梦想家会聚在一起,建造理想世界” - Image 2 of 4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终有一日梦想家会聚在一起,建造理想世界” - Image 3 of 4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终有一日梦想家会聚在一起,建造理想世界” - Image 4 of 4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终有一日梦想家会聚在一起,建造理想世界” - 更多图片+ 10

意大利建筑师Massimiliano和Doriana Fuksas都在罗马出生并长大。两人于1969、1979年先后毕业于罗马大学。Massimiliano以画家的身份开始他的学业,Doriana最初的目标则是艺术史。60年代初,Massimiliano曾辅佐乔治•德•基里科,毕业后在伦敦为Archigram工作,之后在哥本哈根与亨宁·拉森(Henning Larsen)和约恩·乌松(JørnUtzon)共事。1967年,GRANMA成为他开始的首次实践。1985年Doriana加入,并在1997年成为他的合伙人。随后,在1989年和2004年分别于巴黎和深圳设立了事务所。2000年,Massimiliano Fuksas担任以“少一点美学,多一点伦理”为主题的第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总监。两人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国阿列日的涂鸦博物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罗马欧洲会议中心;新米兰博览会;斯特拉斯堡的天顶音乐厅;以及以色列雅法的佩雷斯和平中心。我在他们最近访问纽约期间会见了他们,到目前为止,他们只完成了阿玛尼第五大道旗舰店一个项目。我们讨论了他们如何开展每一个项目,对未来的关注,以及为何该尝试让建筑成为建筑之外的东西。

Bruner/Cott 建筑事务所:旧建筑需要“变革性再利用”

Bruner/Cott 建筑事务所:旧建筑需要“变革性再利用” - Image 1 of 4Bruner/Cott 建筑事务所:旧建筑需要“变革性再利用” - Image 2 of 4Bruner/Cott 建筑事务所:旧建筑需要“变革性再利用” - Image 3 of 4Bruner/Cott 建筑事务所:旧建筑需要“变革性再利用” - Image 4 of 4Bruner/Cott 建筑事务所:旧建筑需要“变革性再利用” - 更多图片+ 45

Bruner/Cott 建筑事务所由 Simeon Bruner 和 Leland/Lee Cott 于1973年创建,现在由三位第二代负责人领导。他们分别是 Jason Forney、Jason Jewhurst 和 Dana Kelly,他们于2016年接管该事务所。该公司的建筑师们投身于多样化的地方项目和全国项目中,因其出色的历史建筑、工业建筑和20世纪中期现代建筑适应性整修再利用项目而著称。其中经典包括马萨诸塞州北亚当斯市的麻州当代艺术博物馆(简称 MASS MoCA),以及一系列着眼未来的净零碳建筑设计,如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市的汉普郡学院 R.W. Kern 中心。

丹尼尔·李伯斯金:“我喜欢指向性强、观点明确的建筑形式 ”

写于2011年8月31日,在建筑师的纽约工作室(译者:田山佳惠)

第一次遇见丹尼尔·李伯斯金(Daniel Libekind)是在2002年12月18日,当时他在新修复的世界金融中心冬季花园展示了他对新世贸中心的愿景。我把那个早晨看作是明星建筑现象的诞生,他是第一个在主流世界媒体面前亮相的明星建筑师。那时一个想法击中了我,尽管我从来没有采访过任何人,但我知道我必须采访这位伟大的建筑师。但是当他一离开舞台,就被媒体包围了。几十个肤浅的问题迎面而来……我穿过宏伟的中庭,看到建筑师的妻子尼娜独自自豪地站在那里。我们聊了一会儿,便得到了第二天的采访机会!

Leers Weinzapfel:“建筑师如同裁缝,好的建筑如同精致剪裁”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Leers Weinzapfel建筑事务所于1982年由两位女性Andrea Leers和Jane Weinzapfel创立,随后Josiah Stevenson和Tom Chung作为合伙人加入。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遍布美国大学校园,虽然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专注点,但是校园实际上就是微缩尺度下的城市,几乎包含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建筑种类。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校园建筑设计比我们先是混乱的城市和单调的城郊更加富有理性主义。

Leers Weinzapfel:“建筑师如同裁缝,好的建筑如同精致剪裁” - Image 1 of 4Leers Weinzapfel:“建筑师如同裁缝,好的建筑如同精致剪裁” - Image 2 of 4Leers Weinzapfel:“建筑师如同裁缝,好的建筑如同精致剪裁” - Image 3 of 4Leers Weinzapfel:“建筑师如同裁缝,好的建筑如同精致剪裁” - Image 4 of 4Leers Weinzapfel:“建筑师如同裁缝,好的建筑如同精致剪裁” - 更多图片+ 27

德•莫拉 :“寻求解决问题之外的表达”

德•莫拉 :“寻求解决问题之外的表达” - Arch Daily 访谈德•莫拉 :“寻求解决问题之外的表达” - Arch Daily 访谈德•莫拉 :“寻求解决问题之外的表达” - Arch Daily 访谈德•莫拉 :“寻求解决问题之外的表达” - Arch Daily 访谈德•莫拉 :“寻求解决问题之外的表达” - 更多图片+ 16

2011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 Eduardo Souto de Moura )的建筑设计哲学似乎难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他对于美学和设计方面的信念非常坚定,也非常个性化,有时甚至可以用异乎寻常来形容。从德·莫拉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将这种坚定的信念融入到那些具有神秘感又并不以华丽取宠的建筑之中。用2011年普利兹克奖评委会的话来说,“他的建筑具有某种独特的能力,能够将那些看上去矛盾的特征,诸如攻与守,直白与委婉,公共与私密,同时展现出来。”作为最新采访“思想之城( City of Ideas )”系列的一部分,策展人和记者弗拉基米尔·贝罗戈夫斯基( Vladimir Belogolovsky )与德·莫拉展开对话,探讨他的建筑思想,并试图理解这些强大而低调的作品背后的哲学。

Michel Rojkind:“建筑不应只为外观而存在”

1969年,Michel Rojkind生于墨西哥城。20世纪90年代,他在墨西哥伊比利亚美洲大学攻读学位的同时,还是Aleks Syntek麾下知名乐队la Gente Normal的鼓手。2002年,他自立门户创建了Rojkind建筑事务所。至今而言,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为Boca del Rio爱乐乐团设计的Foro Boca音乐厅,位于墨西哥城的墨西哥电影院扩建项目,墨西哥克雷塔罗的雀巢工厂,以及墨西哥托卢卡的雀巢巧克力博物馆。我们一起聊了聊他的建筑是如何深入人们生活的,而建筑师又是为何要承担起建筑之外的角色。还有就是以公众为本以及站在建筑设计之外工作和思考的重要性。

以下摘录自我对Rojkind的采访。这是我在墨西哥城进行的一系列采访对话的完结章。于此同时,我正在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建筑系准备一个题为“在故事之外”(Something Other than a Narrative)的展览,作为“建筑师的发声和视野”系列展的一部分。

Michel Rojkind:“建筑不应只为外观而存在” - Arch Daily 访谈Michel Rojkind:“建筑不应只为外观而存在” - Arch Daily 访谈Michel Rojkind:“建筑不应只为外观而存在” - Arch Daily 访谈Michel Rojkind:“建筑不应只为外观而存在” - Arch Daily 访谈Michel Rojkind:“建筑不应只为外观而存在” - 更多图片+ 22

OMA 重松象平:“在团体合作中开始个人风格”

原创性和独立思考来自何处?答案是直截了当的——来自一个热爱探索的个体,以及一个不会伤害刺激它的实验环境。 而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创造了这种环境,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即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一个由全球7个工作室,300个建筑师组成的网络,也得益于他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教学工作,以及在世界各地的讲学活动。自2008年到现在,库哈斯有八个合伙人,其中就有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他自2006年以来一直主持OMA纽约工作室的设计工作。这个工作室最初只有很少的几个人,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由75名建筑师组成,专注于北美项目的大型建筑事务所。

OMA 重松象平:“在团体合作中开始个人风格” - Arch Daily 访谈OMA 重松象平:“在团体合作中开始个人风格” - Arch Daily 访谈OMA 重松象平:“在团体合作中开始个人风格” - Arch Daily 访谈OMA 重松象平:“在团体合作中开始个人风格” - Arch Daily 访谈OMA 重松象平:“在团体合作中开始个人风格” - 更多图片+ 36

朱锫:建筑应该回应自然,而不是模仿自然

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的建筑一直让世界惊异,人们对标志性的需求让中国成为国际明星建筑师最大胆创作的游乐场。如今,中国人的观念发生转变,转向对实用性、节能性,以及建造质量的追求。剧情被颠覆了,当代中国人将目光投向那些本地建造的、谦逊而又具有社会相关性的建筑。

李虎:“建筑是在表达希望”

李虎:“建筑是在表达希望” - Image 1 of 4李虎:“建筑是在表达希望” - Image 2 of 4李虎:“建筑是在表达希望” - Image 3 of 4李虎:“建筑是在表达希望” - Image 4 of 4李虎:“建筑是在表达希望” - 更多图片+ 26

近年来,我与许多中国的先锋独立建筑师会面,并参观了他们在中国各地的建成作品,这些经历让我对他们的贡献产生了一种理解,即具有地域敏感性、诗意性、并且很上镜,甚至是诱人的。然而,许多这样的项目可能会被混淆成是一个单一狭隘的事务所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通常规模较小,而且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因此可以让普通人从中获益良多。但是这些项目缺乏多样性和冒险精神。下面的对话节选自我近期对建筑师李虎的采访。这次采访打消了我的疑虑,并且让我对中国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立足于北京的建筑师张轲,最初求学于中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而后在199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在清华的学习使得他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而在哈佛的深造则激励着他不断质疑建筑行业的本质要素,比如"我们为什么建造"。张轲在波士顿和纽约工作三年后,于2001年回到北京并创立了他的独立事务所。

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Arch Daily 访谈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 更多图片+ 32

石上纯也:“空间是柔软的、模糊的、灵活的、不确定的”

在我近期去日本的旅行中,在石上纯也位于东京的实验(当然也非常国际化的)工作室和他的对谈,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纯也对他自己的建筑、以及当前的建筑界的看法,都令人由衷地受启发。他认为建筑如今“不够自由”。他希望能够使建筑变得更多样化,将建筑从众多建筑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主张、以及我们普罗大众对建筑狭隘的期待中解放出来。他希望自己的建筑可以柔软、放松,在类似云朵或水面这样的譬喻中寻找灵感。“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样的建筑,来更好地实现人们的愿望……我希望能够经由在舒适体验上的创新,使建筑能够应对未来,”石上如此道,正是在他近期在巴黎的两个宣言式的展览中,他对自然和建筑的目的提出了质疑。也许在所有执业建筑师中,石上纯也的远见卓识是最富变化的那一个。

石上纯也:“空间是柔软的、模糊的、灵活的、不确定的” - Arch Daily 访谈石上纯也:“空间是柔软的、模糊的、灵活的、不确定的” - Arch Daily 访谈石上纯也:“空间是柔软的、模糊的、灵活的、不确定的” - Arch Daily 访谈石上纯也:“空间是柔软的、模糊的、灵活的、不确定的” - Arch Daily 访谈石上纯也:“空间是柔软的、模糊的、灵活的、不确定的” - 更多图片+ 28